由青年藝術家陳嘉屹、雷偲露策劃推出的《Shifting Gaze流動視角》當代藝術展,將于3月24日在廣州番禺新建成的“另一個美術館”展出,展期至5月20日。近日,策展人陳嘉屹向南都記者介紹,這場群展匯集了9組、共10位藝術家,絕大部分出生于1990年前后,但個人經(jīng)歷、所用的藝術媒介大異其趣。他希望通過多樣化的當代藝術作品,為羊城觀眾帶來新的美學體驗,分享他們對于“存在”“疏離感”“身份認同”等概念的獨特觀察。
《Shifting Gaze流動視角》當代藝術展。
陳嘉屹是1992年在廣州出生的客家人,2015年本科畢業(yè)于英國劍橋藝術學院,2016年研究生畢業(yè)于倫敦藝術大學傳媒學院攝影系。羊城的藝術觀眾或許記得,2020年他曾在Fan House藝術空間舉辦攝影個展《花狂散影》。這一次,陳嘉屹在好友雷偲露的推動下,從參展藝術家變?yōu)椴哒谷恕?/p>
他告訴南都記者:“在選擇藝術家和作品的時候,我們圍繞‘流動視角’這個主題,認真篩選了能在風格或者理念上有碰撞的藝術家,并且他們主要使用的都是一些比較當代的媒介,而非傳統(tǒng)媒介。總體上來說,要打破一般的視角去看問題?!?/p>
陳嘉屹。
南都記者了解到,此次陳嘉屹展出的攝影作品《陌生化劇場》,通過構造極具戲劇張力的陌生化視覺場景,來消解觀者個體化原理筑起的自我意識高墻,從而使觀者回到原初的開放性觀察狀態(tài)。
美國弗吉尼亞聯(lián)邦大學雕塑與媒體系畢業(yè)的雷偲露,用木框、鐵絲、紙和碳粉構造了《黑洞》,其中的文字出自《小王子》,表現(xiàn)“思緒之旋律,隱于字里行間”的狀態(tài)。
青年藝術家李曉巧的作品《Fragment Never Gone》由3個數(shù)字數(shù)據(jù)轉(zhuǎn)換階段組成,以考察傳統(tǒng)版畫在數(shù)字時代的轉(zhuǎn)變。藝術家暨策展人、廣州屋面藝術中心藝術總監(jiān)楊逸凡的《葉子》,是與“白蟻藝術家”共同進行的影像實驗,表達對于生死的一種理解。
周雯靜的《她/Elle》,收集了50位知名女星、網(wǎng)絡紅人的肖像,以2%的透明度、變換順序疊加在一起,重新生成50張當代女性的面孔。陳嘉屹和倫敦大學巴特萊特學院碩士徐泓合作了名為《天工開物,造物微歌》的綜合影像裝置,使用多屏影像、紡織材料、土和植物,試圖以一種更廣闊、更宏觀的樸素視角構建后工業(yè)時代的勞動美學……
作品主題多樣,但共同聚焦于當代藝術家對個體主義和感知固化的反思、對于觀者重新建立開放觀察狀態(tài)的探索。一些作品含有互動部分,陳嘉屹說,“希望能讓普通觀眾也有參與感。”
采寫:南都記者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