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竹林(發(fā)自法國巴黎)
編輯/漆菲
“請將你在校園內(nèi)穿Abaya(穆斯林長袍)的自拍照發(fā)給我,你將會得到這件服裝的退款?!痹跉W美年輕人扎堆的TikTok 上,25歲的孟加拉裔英國設計師賽義達·哈克(Saeedah Haque)發(fā)出這樣一則邀請。在另一個社交平臺Instagram上,她發(fā)出同樣呼吁,還配了一張豎中指的照片。她宣布,其個人品牌的新一季款式將提前在法國發(fā)售。
孟加拉裔英國設計師賽義達·哈克在tiktok發(fā)出邀請,以此抗議法國政府的禁令。
在歐洲時尚界,哈克是一位崛起的新星。一個月前,美國體育用品巨頭耐克宣布與其合作推出新款長袍女裝。意大利時尚雜志《紅秀》更將哈克的品牌描述為“伊斯蘭傳統(tǒng)與街頭服飾的和諧綜合體”。
這一次,哈克顯然是在針對法國政府在新學年到來之際的一項禁令。法國教育部長阿塔爾8月底宣布,將從9月4日新學年開始前,向法國各公立學校校長提供“國家層面的明確規(guī)則”,以禁止穆斯林女學生在公立學校里穿著穆斯林長袍Abaya。
8月27日,教育部長阿塔爾在法國電視一臺的節(jié)目中宣布針對Abaya的禁令。
法國約有4.5萬所學校,1200萬學生會在9月4日這天重返校園。阿塔爾告訴當?shù)仉娨暸_,當天早上,近300名女生不顧服飾禁令,穿著Abaya出現(xiàn)。大多數(shù)人同意換掉這件服裝,但有67人拒絕并被送回家。阿塔爾說,被拒絕進入校園的女生收到了一封寫給她們家人的信,信中說“世俗主義不是限制,而是自由”。他說,如果她們再次穿著Abaya出現(xiàn)在學校,就會有“新的對話”。
由于殖民地宗主國歷史背景,法國與穆斯林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統(tǒng)計顯示,在法國,伊斯蘭教是僅次于天主教的第二大宗教,穆斯林所占比例達到全國總?cè)丝诘?0%。針對Abaya的禁令觸及到世俗社會與宗教信仰、女性權利、宗教歧視以及平等的關系,可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引發(fā)海嘯般的社會爭論。
為何要禁穆斯林長袍?阿拉伯語中,Abaya的意思是長袍、外套。按照維基百科的解釋:這是一種由一件寬松長罩衫構成的傳統(tǒng)女性服裝,主要流行于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波斯灣國家以及馬格里布地區(qū)。
法國《世界報》形容,Abaya通常寬松、輕便,從肩部一直覆蓋到腳部,類似于北非的Djellaba(連帽長袍)或者南非的Qamis(男性長袍)。與同屬穆斯林女裝的Burqua不同,Abaya不會覆蓋面部。它原本是女裝,但裁剪方式改變后,也可以當做男裝長袍。它通常是中性色彩,但也向色彩更鮮艷的時尚服裝演變。
法國右翼報紙《費加羅報》指出,海灣地區(qū)和阿拉伯國家女子之所以穿這種寬松的連衣裙,主要出于端莊的目的,“因為它可以讓女性更好隱藏自己的身材”。直到2018年,沙特規(guī)定其女性公民必須穿著Abaya。
與Abaya同源的穆斯林男性長袍Qamis,也在法國政府的關注范圍內(nèi)。Qamis是穆斯林男子去清真寺祈禱時通常使用的衣著。
一直以來,Abaya在法國并不罕見,但近年來穿它上學的女生數(shù)量突飛猛進,加上穆斯林極端主義在全球范圍不斷擴張,以及法國本土連續(xù)遭受恐怖襲擊后,導致社會對伊斯蘭教徒的戒心、恐懼激增,成為這件寬松長袍刺痛法國社會神經(jīng)的直接原因。
在法國,身著Abaya的女生數(shù)量激增。
法國國家服務機構的一份研究顯示,2022-2023學年期間,政府部門收到關于衣著違反世俗主義的警報高達4710起。這個數(shù)據(jù)在上一個學年僅有2167起。讓這一警報暴增的一個直接原因是,身著Abaya和Qamis的中小學生人數(shù)暴增。2022年春季可被視為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涉及Abaya和Qamis的警報大約占總體的兩成左右的比例。在此之后,在每個月的報告中,該比例猛增到40 %。,
時間進入2023年后,這一趨勢似乎滑向不可控的局面。今年4月到6月,違反世俗主義警報的數(shù)量創(chuàng)下自從2018年該統(tǒng)計實施以來的最高紀錄,達到1892起。在全國1萬所中學中,150所學校尤其受到這一問題的困擾。一位教育部的工作人員向法國《快報》表達了他的擔憂:“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以至于很難扭轉(zhuǎn)這個趨勢?!?/p>
2022年9月30日,在視察巴黎十八區(qū)的一所中學時,時任教育部長恩迪亞耶(Pap Ndiaye)承認,穿Abaya的在校學生人數(shù)猛增。這一回應側(cè)面證實,政府已將其視為一個不可回避的社會問題。
2022年9月,時任教育部長確認問題的存在。
過了兩周,恰逢中學歷史老師薩米埃爾·帕蒂(Samuel Paty)被伊斯蘭極端分子襲擊身亡兩周年的紀念日,恩迪亞耶在接受《世界報》專訪時承認:存在一個“可能被定性為宗教因素的服飾潮流”。2020年10月16日,帕蒂在街頭慘遭斬首,兇手是一名18歲的車臣移民。
圍繞是否準許學生身著Abaya進入校園的爭論,教育界基層人士表現(xiàn)出強烈焦慮,眾多學校負責人以及工會組織呼吁政府給出明確界限。對此,恩迪亞耶卻采取一種迂回態(tài)度,他僅僅是說,自己對“校方有充分的信任”,由后者來判定“學生身著服飾是否含有宗教色彩”。這一做法不僅沒有起到定心丸的作用,反而被認為有推卸責任之嫌。
這一次,恩迪亞耶的繼任者阿塔爾卻直面爭議。他指出,世俗主義意味著學生應通過學校解放自己的自由,并將穆斯林長袍描述為“一種宗教姿態(tài)”。他還表示,在教室中,人們不應該僅僅通過觀察學生的外表就能夠識別他們的宗教信仰。
9月4日,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為這一備受爭議的禁令辯護。他提到了薩米埃爾·帕蒂的慘劇。“有的時候情況會變得最糟糕,我們不能做出一副帕蒂沒有被殺害的樣子。”馬克龍說,“我不認為恐怖主義行為與年輕穆斯林女孩所穿的罩袍有任何相似之處。我只是告訴你,世俗主義問題是一個深刻的問題?!?/p>
馬克龍還贊成在校園試行校服的倡導。他表示,“校服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它容易被人接受,不用老師為了紀律警察嚴格地要求什么,讓學生們穿得正派一些。有了校服,就少了很多古怪的服飾?!?/p>
9月1日,馬克龍在視察一所職業(yè)中學時與年輕人自拍。
引發(fā)左右黨派互搏在維護世俗主義的道路上,法國一直走在前面。1905年,法國頒布世俗教育法,嚴格禁止公立學校和政府大樓內(nèi)展示宗教標志。近年來,隨著國內(nèi)穆斯林人口不斷增加,政府也不斷修改法律,禁止在校園中宣揚伊斯蘭教傳統(tǒng)。
2004年3月,法國出臺法律做出明確規(guī)定:在中小學,佩戴或穿著有明顯宗教色彩的服飾是被禁止的。這一服飾指的是“讓人一眼就能認出其宗教歸屬的標志”,包括穆斯林女性戴的頭巾、猶太教男子戴的紗帽(kippa)以及過于明顯的十字架等。2010年,法國頒布了在公共場所禁止戴全臉面紗的禁令。
但迄今為止,長袍一直處于灰色地帶,由校方領導來決定是否禁止。爭論焦點在于,該服飾是否帶有宗教色彩。
網(wǎng)絡上的Abaya時尚版款式。
此次法國政府通過禁令,讓政治右派感到高興,但強硬的左派人士認為這是對公民自由的侵犯。后者指責原本屬于中間派的馬克龍政府利用長袍禁令與勒龐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競爭,并進一步向右傾斜。
眾多反對者中,梅朗雄領導下的極左翼黨法國不屈服黨的態(tài)度最為激烈。除了痛斥法國政府搖身變成“服裝警察”外,其黨員還表示,將會起訴到法國最高行政法院。
不屈服黨的立場被認為具有“選舉利益”的考量。從2017年開始,梅朗雄對郊區(qū)選民的傾向,使其在此次總統(tǒng)大選中收益頗豐。在穆斯林人口最為集中之一的塞納-圣但尼?。⊿eine-Saint-Denis),不屈服黨的受歡迎度遙遙領先于其他黨派,獲得六個議員席位。
但民調(diào)機構益普索(Ipsos)負責人譚圖里爾(Brice Teinturier)認為,這是一把雙刃劍,它意味著不屈服黨將與主流民意脫節(jié),更多民眾“反對學生在學校穿著Abaya”。
相比之下,法國共產(chǎn)黨和社會黨的立場要溫和得多。社會黨議員熱羅姆·蓋吉(Jér?me Guedj)說,“我們的指南是,在校內(nèi)禁止出現(xiàn)宗教性的標志”。塞納-圣但尼省議員埃里克·科克雷爾(éric Coquerel)也表示,會堅決扼守2014年的法律,并認為“原教旨主義潮流明顯想要將其強加于學?!?。
反對禁令者的最大理由是,他們認為Abaya并不是宗教性服飾?!八浅J孢m而且很方便”“在任何時候,宗教從未強制我們穿上Abaya”“我認識一些非穆斯林女生也喜歡穿Abaya”——社交網(wǎng)絡上,類似的觀點比比皆是。
2023年8月29日,法國南特市,一位身著Abaya的女子。
“讓我震驚的是,政府認為它比我們更清楚我們應該如何著裝。”一位女中學生在社交平臺上憤怒寫道,“這并不是什么宗教標志的問題,而是指向全體穆斯林群體。”
在關于長袍的定性問題上,由多個穆斯林協(xié)會組成的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在6月回應稱,“Abaya不是一個穆斯林宗教的標志”,并指出,“在穆斯林傳統(tǒng)中,任何衣服都不屬于一種宗教性標志”。
不過,來自法國穆斯林權利行動協(xié)會(ADM)的最新抗議似乎否定了前者的說法,將自己以及其他反對者推到一個尷尬位置。
9月1日,穆斯林權利行動協(xié)會緊急聯(lián)系法國最高行政法院,要求后者中止這一禁令。該協(xié)會認為,禁令“損害了兒童的權利,因為它的針對對象被假定為穆斯林兒童,從而有可能在學校造成種族定性的風險”,這或?qū)ⅰ斑M一步丑化穆斯林,損害他們的基本權利”。該協(xié)會認為,該禁令不僅“嚴重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也是對于宗教自由的非法侵犯”。但在外界看來,這一聲明反而進一步強調(diào)了Abaya的宗教性質(zhì)。
加劇法國社會爭論穆斯林服飾與法國世俗社會的沖突由來已久。
2004年3月出臺的針對頭巾的校園禁令,源于1989年的克里爾事件。當時,三位女初中生因拒絕摘除頭巾被學校開除,最終迫使政府以立法方式解決由宗教產(chǎn)生的社會爭端。
三十余年后,一項民調(diào)顯示,78 %的受訪者認為政教分離原則(1905年法國法律首次規(guī)定政教分離原則——世俗化)正受到威脅。民調(diào)還顯示,十年來,對這一問題感到擔憂的法國民眾的比例增加了20 %。天平的另一端是,根據(jù)民調(diào)機構Ifop的一項調(diào)查,65 %的穆斯林中學生將伊斯蘭教置于共和國法律之上。
在此背景下,世俗學校是否準許穿戴宗教色彩服飾再次成為引發(fā)社會爭論的導火索。
法國女作家珍妮特·布格拉布(Jeannette Bourgrab)認為,Abaya作為來自瓦哈比教派強權統(tǒng)治的象征之一,對于年輕女性是一個真正的危險。
在寫給《費加羅報》的專欄文章中,布格拉布以伊朗女性的處境開頭?!皫滋旌髮⑹前⒚啄幔∕ahsa Amini)被伊朗道德警察逮捕一周年的日子。她的罪行是什么?就是露出在頭巾之外的幾縷頭發(fā)?!?/p>
“令人遺憾的是,在自由和法治的國度,伏爾泰的故鄉(xiāng)法國,一些年輕人卻選擇了相反的道路:蒙昧主義?!辈几窭紝懙?,“這些女生在挑戰(zhàn)我們共和國的基石:世俗性?!?/p>
8月29日,法國南特市的街頭。
但在社交網(wǎng)絡上,以“衣著自由”為名對禁令表示反對的人絡繹不絕。一條在TikTok上被廣泛傳播的留言寫道:“但愿在新學年開始之際,大家都穿著Abaya來”。作者建議,“我們應該在未來某一天都穿Abaya?!边@條留言下,超過5000人點贊。
開頭提到的那位年輕設計師哈克說道:“長袍不是一種宗教服裝,而是一種文化服裝。它不是宗教的象征。這并不總是公平,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根源在于對某些群體的歧視,同時允許其他群體,例如那些更接近白人的群體?!?/p>
她進一步說:“禁止穿著樸素的衣服是危險和壓抑——你是在向女孩發(fā)出最后通牒,迫使她們裸露自己的身體。這對教育造成的傷害比任何一件衣服的危害要大得多。”
耐克宣布與孟加拉裔英國設計師賽義達·哈克合作推出新款長袍女裝。
德國哲學家尼采的感慨,或許可以詮釋眼下被穆斯林長袍攪亂的法國社會:在我們的時代,文化面臨被文化手段摧毀的危險。